当前位置:首页  /  塌房年鉴  /  地方年鉴编纂存在的问题分析崇明区方志办有序推进乡镇年鉴编纂工作

地方年鉴编纂存在的问题分析崇明区方志办有序推进乡镇年鉴编纂工作

分类:塌房年鉴 2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好伟大时代的见证者、社会发展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区方志办于2022年全面启动乡镇年鉴编纂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共同努力,至2024年11月底,基本实现乡镇第一轮(2017年-2021年)年鉴编纂工作全覆盖,对17个乡镇年鉴进行鉴稿审核,7个乡镇年鉴已完成付印。

  提早谋划,强化部署。2021年,市方志办发布《上海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丰富年鉴种类,推进行业年鉴、部门年鉴、企业年鉴、乡镇年鉴等编纂。区方志办提早谋划部署,在区域内全面启动乡镇年鉴的编纂工作,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和区域特色,明确类目设置、内容分工、质量审核、时间节点等具体要求,各乡镇形成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综合科室协调落实,撰稿人员具体执笔,区方志办协调指导的年鉴编纂工作机制。

  统筹协调,抓强队伍。各乡镇为解决编纂人手紧张的问题,积极发挥退休老干部、分流教师、“三支一扶”等乡镇后备力量,充分调动各科室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工配合,共同参与到乡镇年鉴的编纂工作中,形成了自上而下全员修志的良好氛围,全体参编人员无私奉献,保证了编修工作的顺利推进。期间,区方志办对18个乡镇年鉴编纂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并赴各乡镇开展培训6次;邀请市方志办专家来崇进行专题辅导,确保各乡镇编纂工作人员能够以过硬的专业素养、高涨的编纂热情、合理的工作分工,做到有愿景、有实力、有保障地做好乡镇年鉴编纂工作。

  联动部门,抓优质量。区方志办及各乡镇在编纂年鉴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的标准,各乡镇在资料收集阶段,克服部门信息壁垒,积极与金融、通信、统计等镇域内部门加强信息对接,同时充分利用区档案馆馆藏资料和各类平台的信息,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各部门资料,确保年鉴资料收集及时、丰富、全面;区方志办在初稿审核阶段,积极争取市级部门的资源支持,邀请市级专家赴崇明就计划公开出版的乡镇年鉴开展编纂交流座谈会,共同讨论、精心打磨、规范排版,确保年鉴内容规范、详实、准确。

  层层把关,抓严标准。区方志办在指导过程中,及时跟进各乡镇编纂进度,适时下发工作提示,强化编纂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建立了“编纂人员初审、乡镇领导复审、区方志办终审”三级联审制度,各乡镇编纂委员会成员、区方志办工作人员对相关篇目、各个条目逐一审核,并就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调整,确保各乡镇年鉴组稿科学、规范、严谨、准确,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各乡镇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展实绩。

  目前,各乡镇已经陆续开展第二轮乡镇年鉴(2022—2023)的编纂工作。下一步,区方志办将继续围绕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发挥,不断巩固乡镇年鉴编纂成果,积极推动新时代年鉴事业创新性、常态化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崇明史志工作新局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