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塌房年鉴  /  【志鉴编修】乡镇志编纂琐议——以某乡镇志稿篇目架构为例‖刘德元2025/6/13地方年鉴编纂存在的问题分析

【志鉴编修】乡镇志编纂琐议——以某乡镇志稿篇目架构为例‖刘德元2025/6/13地方年鉴编纂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类:塌房年鉴 49

  提 要:连续不断地编纂地方志书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编纂乡镇志书亦不例外。几千年来,我国乡镇设置不断演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需要,乡镇机构进行多次重大改革。笔者站在市县级志书的编纂角度,对某乡镇志稿的篇目架构进行分析研判,以期与正在编修进程中的部分乡镇志的编纂人员共商志是,达到编好乡镇志书的目的。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编纂乡镇志书,把乡镇机构沿革、隶属关系、辖区地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乡镇机构改革前后的历史与现状,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下来,是地方二轮三级志书全面完成后、地方志机构应该关注的又一件大事,应予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就最近编纂的一部乡镇志稿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展开讨论,是否正确,求教于方家。

  第一篇 建制区划的“制”应为“置”。该篇记述内容有些乱,层次不太清晰,章节设置不合理。按常规,志书对建置沿革的记述应掌握三个要素,即:隶属、辖区和境域。该篇篇名应为建置沿革,下设二章:第一章建置 政区,第二章行政村(社区)。记述时,应将第二章第三节中的村(社区)行政区划合并到第二章第二节村(社区)一并记述。这里的村(社区)与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乡镇志是记述村、社区,不是记述村委会、居委会,就像县区志记乡镇概况一样。

  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应单独设章,不与土壤、植被并列。第四章气候。如果有资料,此章可增加“物候”节,因为在乡镇志一级,物候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生息,“物候”在乡镇志中很重要。第四章第六节、第七节可单设自然灾害章。因为气候不能涵盖地震。

  第四篇 政党政务 群众团体,标题不准确。政党、政务不能领人大和政协。此篇标题要改作政权 政协 群团。

  第五篇 农业。此篇应在第二章生产关系中增加土地流转节。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后,农村土地流转在农业篇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予设节记述。志稿把土地流转归并到第十篇国土章。国土是记述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流转是农民承包土地后,自己不耕种而将土地流转给他方经营。所以土地流转应归并到农业篇。其中重点记述土地流转政策、面积、户数和流转后的生产经营情况。

  第六篇 商业 贸易。该篇第一章第四节供销合作社与第五节商品经营并列,领属不当。在乡镇,商品经营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业务之一,二者不能并列设节。此外,该篇标题应改作商业 粮油和工商管理,把粮油与商业并列。

  第七篇 工业 交通 邮电。第一章传统手工业第四节建筑业、第五节建材业,不属于传统手工业,应单独设章。此章还应把第六篇第七节的食品业归并到一起集中记述。第六节其他手工业,应改作服务业。第五章邮政 电信 移动 联通,应将电信、移动、联通合并为通信,电信、移动、联通统一降为目。

  第八篇 财税 金融 保险。第四章保险,第三节社会保险,标题大于章题。这章将商业保险和居民社会保障概念混用,应将居民、村民的社会保障内容移至第九篇民政 劳动和社会保障。这篇仅记社会商业保险内容。

  第九篇 民政政务 劳动保障。第二章劳动保障与第四节社会保障领属不当,劳动保障不能领社会保障,劳动是记述劳动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是记述城镇居民、农村村民参加的社会保障统筹。这篇的社会保障应与第八篇的社会保障内容合并记述。

  第十篇 国土 城镇建设 环保。第一章第二节土地管理,四(见正文)、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属于国土资源管理范围,与农业篇生产关系中的土地承包责任制交叉重复,应将土地承包责任制内容移至农业篇生产关系章合并记述。

  第十二篇 政法 武装。乡镇志用“政法”作标题过大,用武装作标题不妥。因此这篇的标题应改作治安 民兵 兵役。治安主要记述派出所对辖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兵、兵役主要记述武装部征兵和民兵训练等工作。该篇第二章第一段内容无标题(见正文),也不是章下序,说的是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力量,应将此段内容设为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第十三篇 文化 广播。第二章广播不能与文化并列设篇,应文化领广播。建议此篇与第十四篇卫生 体育合并为文化 体育 卫生篇。

  第十四篇 卫生 体育。第一章卫生第一节管理机构中的“诊所”(见正文)不属于管理机构,诊所应单设一目。这一章设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两节即可。

  第十五篇 社会风土。此篇缺“居民生活”章。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和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是乡镇志记述的重点,社会风土篇不记村民、居民生活内容,属于缺项,应予补充完整。

  此外,笔者看完志稿后,还了解到该镇具有三大特色:1.白毛猪;2.白鹅;3.清江黄氏杂技。其中,该镇养殖白毛猪的历史开全市(直辖市)先河,是全市第一个养殖白毛猪的乡镇,2000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此其一。其二,该镇白鹅养殖也很有名气,早在2015年其养殖规模就达9家白鹅生产合作社,规模8~10万羽。其三,该镇2017年被评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清江黄氏杂技”闻名全市,而且多次晋京参加全国杂技调演并获奖。因此,该志稿应将“白猪”“白鹅”和“清江黄氏杂技”升格,将“白猪”“白鹅”升格为章,在农业篇下集中记述;将“清江黄氏杂技”升格为篇,与文化篇并列记述。而该志稿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志稿的遗憾,也是该志稿失败的主因。

  关于乡镇志的编纂要求,按常规,编纂乡镇志和编纂县区志的架构基本一致。但乡镇志在篇目的编排上,一般来说,不求全,而求有,有什么就记什么,其中以突出乡镇特色为记述重点,但凡县区志略写的内容,乡镇志就详写,县区志不写的内容,乡镇志就补写。

  (二)资料来源和资料长编。编纂乡镇村志要求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资料内容应丰富、真实、准确、典型,能够反映事物发生、发展、演变过程,补县区志之不足,窥乡镇志之微观。在资料选用上,注重选用特色资料、微观资料,注重收录调查资料和口述资料。搜集的方法很多,如口述、走访、会议、拍照、录音、查档等,资料的形式也很多,有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多听听群众的回忆和意见,多想想群众的感受,通过前期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筛选,形成资料长编。

  主要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入选对象。对于历史上曾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其历史人物、传统产业、历史上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集中反映本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或者作为某种文化、习俗发源地或传承地的镇,可酌情收录。

  以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公布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有产业特色,其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名镇为主要入选对象。

  3.其他特色名镇。以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具有某方面特色的镇为入选对象,如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绿化百佳镇等,或由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认定,获得“××之都”“××之镇”等称号的特色镇。

  总之,乡镇志编纂任重道远。编好乡镇志,从县区指导到乡镇编纂,每一个参与编修的史志工作者需要为此付出更大努力。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